2012-03-07

[ 嚴重暴牙治療] 極嚴重下巴後縮骨骼性差異合併雙顎前突與笑齦過多的接手病例治療 陳彥朋醫師 診治







[ 診療醫師 ]
   齒顎矯正碩士專科 陳彥朋醫師診治
[ 病例概要 ]
    Miss Lin是由熟識的齒顎矯正專科醫師(orthodontic specialist)轉診接手治療的,由於是齒顎矯正專科醫師進行專業的資料收集、資料分析診斷、詳盡治療計畫擬定與執行,所以接手上還算是好溝通、治療過程順利!

    但雖然是接手病例(Takeover case)”,身為專科醫師仍舊是得仔細重新分析(re-analyze)原先資料(Initial records包括: X光片、顏面部口內外照片、齒顎模型)、以及轉手治療時的轉診資料(Transfer records)

    配合自己的學識教育(academic education)與技術背景(technique background),必須再次對患者進行分析、討論治療目標與治療步驟擬定。

    畢竟前一位醫師使用的矯正器種類(Bracket prescription)與黏著位置(Bonding position)、矯正線更換順序(Wire sequence)、骨釘植入位置(TADs position/direction)、拔牙部位與形式(Extraction site/pattern)、施力大小(Force value/magnitude)等材料、力學機制(Biomechanics)與美學分析(Esthetics analysis)可能與接手醫師有所出入,所以必須重新分析病例、以及與患者溝通未來治療方向,這類病例絕對比由自己開始治療的病例要來得複雜且困難棘手。

[ 病例診斷 ]

    依據X光片測顱分析與顏面美學溝通,Miss Lin是屬於極難治療的骨骼性下顎與下巴後縮、合併雙顎前突與笑齦露出過多

    理想上,這類的患者若要尋求較和諧的顏面外觀,[正顎手術]絕對是較佳的治療選擇! 矯正的治療目標在於排齊齒列與提供手術醫師咬合導引,由手術醫師進行骨骼(骨架)上的修正以求軟組織(顏面外觀)的協調。

[ 治療目標討論 ]

   1.紓解齒列擁擠、排齊齒列維持美觀與功能。
   2.前牙需大量後退改善暴牙外觀。
   3.改善齒齦外露程度與咬合平面傾斜。
   4.促進咬合功能正常行使。
   5.減少牙周組織惡化程度。(考量年齡與咬合)

[ 治療計畫擬定 ] 需原治療醫師與患者+接手醫師與患者三方溝通達成

    治療方向 : [合併骨釘的齒顎矯正治療/Ortho+TADs]
    1.拔除四顆第一小臼齒,提供暴牙的口唇部後移空間。
    2.設定最大錨定需求,需配合種植骨釘與配戴頭帽牽引。
    3.優點是手術侵犯性、承擔風險與所需總費用較輕。
    4.缺點是歷時較久、若清潔習慣不良有蛀牙脫鈣化、牙周組織惡化風險、僅藉由拔牙處置臉形改善不見得盡如人意。
    
    治療方向 : [合併正顎手術的矯正治療/Orthognathic surgery]
    1.一樣是需要拔除四顆第一小臼齒,但可連同骨頭後移。
    2.可同時做多方向移動,下巴可以多移出來一些增加臉型立體感(合併施行"頦部成型術,Genioplasty")。
    3.優點是可以大幅度減少牙周組織在矯正治療中惡化風險、增加對於臉型的滿意程度。
    4.缺點是需加上手術醫療額外費用、術後腫脹的不適以及麻醉風險。

    專業的醫師理想上會依據收集的資料向患者分析目前狀況以及可能的或替代性的治療方針( possible or alternative plans)妥協性方案(compromised plan)提供考慮。

[ 患者主述與治療達成 ]

    Miss Lin尋求治療的主述為”(1)門牙想排整齊(2)想改善暴牙,經過考量,決定選擇治療方式一進行治療,故原治療醫師與筆者先後依循擬定的治療計畫執行治療過程。

    因為雙顎前突,故上下顎須拔除第一小臼齒(共四顆),若需要更大量的後移須加上後方的四顆智齒拔除,但考慮患者的年齡、牙周狀況條件並不佳,加上患者不想拔除,於是僅拔除四顆小臼齒的空間進行後縮暴牙。並告知患者僅拔除四顆小臼齒後移程度有限、外觀也會改善有限,患者同意且允許執行。

[ 感謝 ]

   感謝原轉診醫師與Miss Lin的信賴與付託,讓整體治療過程順利、並獲得醫病雙贏共享治療成果。   
    
[ 發文感觸 ]

   近年來,由於網路資訊發達、言論自由的民風開放,反而引起許多不正確或不仔細的醫療問診風潮與資訊散播,容易造成患者恐慌、醫病關係緊繃。

   筆者特別提醒網路瀏覽者(網友)不要盡信、也不要進行網路問診,尤其是PTT等網路電子佈告欄其中許多資訊是非齒顎矯正專科訓練背景的人(也可能不是醫師喔!)發言提供的。

   僅憑片段文字敘述或部落格、臉書照片做出見樹不見林、瞎子摸象的臆測,過程中並沒有詳細、完整的的矯正資料分析相佐,這樣的粗糙診斷與不須負責任的意見提供,並不專業、實質幫助很微小!更糟的是,往往會衍生誤導、誤解或醫療糾紛,徒增困擾。

   醫療,不是說的比做的簡單,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需要診斷力與執行力的相輔!

   網路問診陷阱、失誤多,因為 :
第一 您並不了解提供意見者的專業能力、醫療訓練、資歷背景與治療過的成功案例。
第二 齒顎矯正涉及生長發育、齒列咬合、生物力學與顏面美學,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若沒有長達十年的專科訓練與臨床經驗累積,很難將病例完整成功治療。
第三 有無成功、類似病例可以供參考與解說,若您連對方的"知識水準與醫療能力"都不了解,又怎能信賴呢?
第四 不需負任何法律與醫療責任的"意見提供"豈可輕信。

   所以,只有親自看過患者本人與患者充分溝通才能提出整體且個人化俱到的分析與治療計畫。

   以上個人意見,提供給具有智慧與判斷力的您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